Category Archives: 清哲共想學會

不存在的「民粹」──批判胡佛的憲政觀點

(本文同步發佈於「清哲共想」部落格)

1

今日看到《中時》整理了一篇〈胡佛:不相信立院 還要體制幹嘛〉,內容是幾位專家先生(胡佛、林騰鷂、石佳音等)談憲法問題。看到這串討論,我心中感到不解與憤恨。原來在一些法律專家、政治專家的眼中,政府權力可以和國家權力結合得如此徹底,徹底到民主的概念共和國的概念都混淆不清了。

這種混淆,是相當可怕的,要是他確實成為一共識,那只是台灣民主被限定要停滯不前的絆腳石。我所慌的是,我今天所要批判的說法,並不是由閒雜人等所提出,是由幾位學者所共同擔保的。我不明白怎麼了。因此,在我決定進行批判的當下,我感到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繼續閱讀

FB與資訊習慣的「癢成」

(本文同步發布於「清哲共想學會:清大哲學共筆部落格」

隨著人們的資訊習慣逐漸養成,臉書,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再是單單作為社群網路,更成了人們重要資訊的來源。

問題因焉而生。主要問題在於「依賴」。慢慢地,我們離不開臉書了:因為,(1)它成了我們和他人透過網路聯絡的主要管道,(2)它成了重要的資訊來源,(3)對於團隊而言,它成了我們工作的協作與討論平台,(4)對於經營者而言,它成了傳播與商業的主要媒介。

當然,這意味著臉書所帶來的好處,因為這些依賴的背後都意味著效益,我並不否定它。但是,它也同時帶來一些壞處:高度依賴性、跟隨動態訊息的盲目的使用者,另一個則是,最重要的:對於主動的資料蒐集者而言,他非常沒有效率

這篇文章,便是要探討在這結構之下所面臨的真實困境,以及同時給出倫理學與方法上的因應之道。

兩個困境

1. “TOP NEWS"

一般人所謂「逛臉書」,指的通常是看「動態消息」。但是卻很少人知道究竟「動態消息」是怎麼來的。

在2007年,有一個數據指出,平均來說,在整個FACEBOOK中,只有0.2%的訊息會出現在「動態消息」上,那究竟是什麼決定了哪些會成為動態消息,哪些不會?這就要談到所謂的 Facebook 演算法,EdgeRank

它透過你所進行的臉書所定義的社交行為來判斷:對你而言,哪一則訊息的關切程度比另外一則更高。

它的計算,是透過三項參數來進行的:(1) 近姻分數 (Affinity Score);(2) 邊緣比重 (Edge Weight);(3) 時間削減 (Time Decay)。

EdgeRank-Algorithm_thumb

來源:http://uptowntreehouse.com/blog/2011/09/get-more-people-to-see-your-facebook-posts-understanding-edgerank-and-nfo/

(1) 近姻分數:

這分數的想法是要判斷出:哪些人現在是你所關切的

它透過統計某A對某B所發佈的訊息的主動互動(按讚、分享、評論、點擊等),來量化成單一的比分。每一個互動動作的強度是不同的,按讚絕對比不上給予評論,而點擊也比不上分享。

另外,時間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說每一次互動,動作的強度是會隨著時間遞減的:一開始遞減比較快,然後越來越慢,直到變成0。

這是一個單向的參數,意思是說,有可能你對你暗戀的女生的近姻分數較高,但是你暗戀的女生對你卻相對較低(T_T)。

(2) 邊緣比重:

臉書認為,每一篇訊息它們本身的比重是不同的,這一個參數便是計算一篇訊息的預設比重是多少。

簡單來說,如果一個訊息被分享評論越多次、越多人按讚、越多人點擊,那麼這一篇訊息就比其他的訊息更具有本質上的「優勢」。

(3) 時間削減:

最後一個,就是一個時間上的修正。

所有的訊息的關切度,都會隨著時間而下降:一開始下降比較快,然後越來越慢,直到變成0。

Σ(1)*(2)*(3)

將(1)~(3)一起考慮起來,透過簡單的分數比較,臉書便能決定究竟應該在500則訊息中,把哪一則放到你的動態訊息上。

但是大部分的臉書使用者,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的結果。

按讚對於一些使用者來說,已經變成一種習慣和無意識的動作了,它的意義也是多元的。在演算法的黑箱中,使用者絲毫不會察覺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是什麼。這一點,使得這個社群中決定分配的要素沒有確實被掌握,使得不效率確實地發生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對於臉書來說,決定的方式不只取決於訊息的價值,還有其他的要素。

意思就是,如果你人緣不好,或太少上臉書,你的訊息大家也不會看到。甚至,會變成看到並分享同一批訊息的,總是同樣那些人(這些現象不知道有人有人親身感覺到了?)。

這就使得,以資訊蒐集的考量來說,臉書並不是非常有效率的。也迫使你必須不斷上臉書,讓自己成為「能被看見的使用者」。

2. 臉書的囚犯

在賽局理論、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做囚犯困境。意思是說,在某些情況下,當所有人考慮的只是自己個人的得失的時候,有時候反而製造了一種結構,讓他人無法偏離自己原先的路徑。

譬如:我曾經思考過,如果有一天能夠不使用臉書而是使用 GOOGLE+ 多好,但是我發現,除非大家跟我一起都跑到 GOOGLE+ 去,不然自己一個人跑去沒有人的社交平台簡直是孤僻嘛。於是我便繼續待在臉書。但是事實上,不是所有人都跑去 GOOGLE+ ,或是同樣想要跳槽的人,都一起跳,問題就解決了嗎?

或者,我希望自己能作一個不要那麼常上臉書的人,但我發現大家平時上臉書上得太頻繁了,因此我必須不斷上臉書,才能讓自己成為「能被看見的使用者」,也才能夠融入臉書的可互動的社群門檻。

但就這困境而言,還有另一個面相,是臉書或說社交平台所獨有的:就像我們小時候也曾經大家一起使用雅虎即時通和msn一樣,這些平台本身,尤其對於我們這個世代來說,是屬於社交生活的一部分。

使不使用臉書」和「使不使用微軟的 office」本質上是不同的問題。差別在於,即使你知道主動使用臉書找尋訊息是不效率的,出於傳播效益,你還是會持續使用它;但是當別人也這麼做,卻造成你不得不在臉書上找尋訊息。

5397a9d0-0354-4e79-a850-82e66ef71912

「使不使用臉書」和「使不使用office」本質上是不同的問題。

臉書解放路線圖

要破除在臉書中的上述困境,我在這裡要提出一系列具體作法,作為「臉書解放路線圖」。

我要先強調,這些作法,都不是為了破壞臉書,而是提出一個倫理學的構想。只是透過一些日常動作的微小調整與習慣養成,以及實際方法上的拓展,來改善甚至超越這些困境。我主要的設想是去減少被動地接受動態訊息塞給我們的東西,而增加主動蒐集資訊的面相。

這一切,都是為了因應一個更好的未來的資訊市場的出現。讓公民能夠同時成為一個好的資訊投資者

其重要性我便不多加贅言了。

第一步. 有意識地按「讚」

第一步,便是「有意識地按『讚』」。這就像「隨手關燈」一樣,是一個簡單的習慣。

提出這一點無它,只要使用者理解到,當你對一則訊息按讚,就決定了兩件事情的趨勢:一是這篇訊息將會更容易出現在他人的動態訊息上,這算是一種比較弱的分享;二則是,將來這個人的訊息將更容易出現在你的動態訊息上。

這個想法是,假如臉書要幫我們計算重要性,那我們就好好地讓它算,而不要無意識地被亂搞。

就算是功德一件吧,要知道,這影響雖微乎其微,但還是比隨手關燈與氣候變遷的關係要來得大(無誤)。

最重要的是,在此同時,由於意識到,我們開始得以有一個契機,從舊習慣中解脫出來。

第二步. 透過整理好友名單來挑選「真正關切」的對象

在臉書的左方,有一排像這樣的東西:

50bcc5909d29c90c72000005

在這裡,我提議:「積極透過自主地將這些好友區分在不同的名單中,並且,把想要關切的名單加入『最愛』」,這麼一來,你將獲得一種更有效率的動態訊息的閱讀和訂閱的方式。

通過這種方式,與其讓臉書決定我們關切誰,我們不如自己決定自己關切誰。

但由於我們都知道,臉書的好友名單管理功能實在是難用到爆,於是我在這裡推薦一個外部工具,叫做 Friend List Manager(請看「就是教不落」)。

第三步. 類別導向地選擇傳播媒體

出於同樣的理由,我們應該將那些我們希望能經常看到的粉絲專頁,訂閱進「興趣主題清單」裡頭。

以我自己經營的粉絲團「洞見Insight Post-國際事務評論網」為例。當你按下齒輪後,便可以決定要不要將它新增到你的特定的興趣主題清單,譬如公民新聞、國際議題等。

同樣地,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想要關切什麼議題。

興趣清單

當你按下齒輪後,便可以決定要不要將它新增到你的特定的興趣主題清單,譬如公民新聞、國際議題等。

第四步. 如果沒有合適、可靠的媒體,則多利用社團來形成資訊匯流

如果有些議題,的確沒有一個可靠的媒體作為言論的集散地,那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減少我們去閱讀不效率的動態消息,那就是「成立社團」。

對於臉書來說,成立社團的方式相當簡單,你只要建立一個公開社團,然後拉一些你覺得對同樣的議題會有興趣的朋友進來,然後朋友再拉朋友,就能夠累積到一定人數的議題產生核心。

即使擺在那裡完全不管理,也會比起要跑去動態消息看那些東西來得有效率。

第五步. 往後,更勤勞地尋找更適合的社群協作工具

我得很認真地告訴那些每次要弄網路協作,第一個總是想到要用臉書的人:「醒醒吧。

我在這裡,要中肯地說一句話:要不是對臉書已中毒太深,臉書在許多方面,都不是一個最適合的社群協作工具。

以下是一些偉恩推薦的其他工具:

部落格:我就不多說了,相信大家都很熟。但我在這裡要特別推薦 Tumblr ,當然別忘了 follow 我啦。

如果你希望大家一起整理各種各樣的筆記和論點,我推薦 Evernote 或是 Springpad

如果你希望弄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協作平台,我推薦 pbwiki 或是 Google sites

如果你希望弄一個線上論壇,當然臉書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也可以選擇有更多豐富套件與支援的 Google 線上論壇+Google 雲端硬碟+Google 日曆+…,或是有更好的商業應用的 ZOHO

如果你希望有系統地閱讀資訊,我還是推薦有點年紀但持續好用的RSS新聞訂閱,首選平台當然是 Google Reader

如果你希望能夠著重蒐集自己喜歡的連結,那當然不能錯過 Pocket ;如果還希望能與人分享連結,我個人則私心推薦 pearltrees 。

最後,如果你非常喜歡看一堆圖片也喜歡與人分享圖片,那我誠摯推薦你使用 pinterest

還有很多很多。

關於這方面的資訊,我強烈建議大家用RSS訂閱一些當紅的資訊應用部落格,如「重灌狂人」,和我剛剛提到的「就是教不落」。

第六步. 把臉書從生活中分離出來

沿著我的這張路線圖,走到最後,臉書便開始單純能成為一個對我們而言更有效率的工具、成為單純地幫助生活的工具了。此時,我們才算是使用了臉書,而不是被臉書使用

這一點,對於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公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