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應該消滅明星高中?

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扯出了明星高中的擔憂,於是所有人開始瘋狂地討論明星高中的存廢問題,幾乎沒聽聞有人在討論十二年國教的其他問題。

一直到今天,我還是不知道究竟十二年國教的合理訴求是什麼。

我也不打算討論十二年國教,而只討論明星高中。

對於這個被轟轟烈烈討論的明星高中問題,陸續出現了各種意見。有的明星高中應該為了「公平」的理由而廢除,有的說因為菁英教育對社會有最大利益而應該留存,有的則因為菁英教育就像是「智育專門學校」因此有存留之必要,甚至有的人是因為希望孩子念明星學校而覺得應該留存明星學校,有人則是以準高中生的意願來強調應該讓國中生決定自己的未來。還有人覺得因為自己念過覺得感覺不錯所以表達支持,也有人覺得自己念過覺得感覺很差所以表達反對。

不管是怎樣,有一點很值得我們感到高興的,就是台灣人基本上對於這些命題看法是一致的:(1) 如今的考試制度過於僵化、高度競爭,而失去了測驗分發的主要目的;(2) 如今的智育導向的升學方式,以及從義務教育通往產業的教育管道是有問題的,這管道應該更加多元、並且更加強調技職教育;(3) 台灣的菁英教育放在高中生教育這一點值得重新反省;(4) 學生他媽的快被你們玩死了。

我反對現行體制和明星高中,透過重提這個提問,請求人們將眼睛睜大點;我非常誠懇地請求各位,一起和我來反省這個問題:明星高中無疑地是一種教育階級,而這個階級是如何產生的?它的內涵是什麼?後果又是什麼?

請各位反思的,不是在一個經驗的高度上去檢視這個問題。我提出的是一個啟蒙議題,是一個真正的反省。請各位回憶自己的童年、青春期,和當前這個充滿學歷、職業、文憑主義的社會價值觀。要注意的是,這文章梢長,且讀起來需要一點耐心,而且只要跳著讀就可能會對我產生誤解。

誠摯邀請各位帶著對當前社會的最嚴厲批判,來面對這個嚴肅的教育問題

1

我們會同意,明星高中體系的階級構成,主要來自一個高中前競爭,它導致某些學校在整體學力上比另外一些學校更加優異。而因為複雜的理由,使得這些較優異的學校,和其他後端的學校,配有完全不同的道德規格和社會地位,我的論述邏輯是:這種體制內的階級,就因此形塑了主流價值,部分地詮釋了生命與成就的意義。論證如下:

這種階級整體,按照大考成績(一個長年受爭議、有鑑別度的基礎評量所創造的量化標準)門檻排列,形成一個階級架構,在頂尖的,就叫做明星學校

明星學校的學生,通常被認為是好學生,老師、教官、社會基本上會以優等生來看待這個階級;因為一種社會印象,他們在品行上被信任,因此被賦予了更大的自由。即使他們偶爾犯錯,還是會被輕易原諒。不容易被懷疑、容易被相信。(我們曾經在高中時深夜外出被警察抓,隨便問了兩三句就從派出所被放出來。)更別說是在校內所被賦予的一切與其他高中生完全不同層次的自由了。

明星學校的學生基本上不擔心自己的落後問題,也就是說,學業挫折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因為即使它們在學校是屬於後端的,他們也有很好的理由說服自己,不需要擔心自己在總體上是落後的。他們永遠富有一種信心,讓自己不必費心詮釋挫折的意義。(靠,我怎麼考這麼爛?喔不,原來是同學太強了)而他們總是被信任。我的高中校長曾經和我老媽在開學典禮時說過:「如果你的孩子要玩,就讓他去吧,因為他將還是會在高三時得到很好的成績。」而我們知道,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期待與信任將使得孩子學得更好(最簡單、生動的講法,可參考《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第三章與第六章,天下出版)。提出這一點,是要提醒那些認為明星學校的資源沒有比較多的人:被注目、期待、信任,才是一種可觀的教育資源,這讓學生不自我放棄、自我催促,甚至透過群聚效應得以相互催促、相互學習,而不是聚集起來一起墮落。

於是,透過學校內老師、教官、行政官員,以及校外的學生、家長的各種莫名的推崇,更由於以上這些具體的社會互動和特權,明星學校的學生一直都感受得到他們與其他階級的差異,他們的優越感是被承認的。當然,透過完全相反的操作,非明星學校的學生、所有階級內被劃分的學生,都感受得到自己究竟被如何看待、自己又該如何看待自己。

所謂名校意識,就是一種覺得自己比他人在社會階級上更優越的認同感:不只是學習風氣、成績、自由、德行、優良行為、特異行為,甚至社團活動的成果,與同伴的互動的獨特性,都能夠成為定義這個階級的標誌。這個名校意識的前提,無疑地,是上述的階級意識

有一種想法是很直覺,因此而通行的:這個階級是可隨著年齡而延伸的:也就是說,菁英階級(由於是教育的階級教育會依照某種必然性型塑人的發展)因此是可保留的。這麼一來,明星學校就是未來的社會頂尖人物的原石,所謂「國家的未來棟樑」。這種想法,將使得這些學生自動地將階級延伸到未來,甚至瞧不起他人的意見、瞧不起陌生知識

他們的優越感的來源不是別的,就是半強迫性的階級劃分的要素,也就是大考成績和它的象徵意義。這個標準本來是毫無意義的,卻因為這個階級化所賦予的優越感與群聚效應與特權(更多的自由即是特權),而被賦予了一個價值,似乎這分數代表了什麼。但那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

如今,要素是考試分數,未來則是文憑或是職業,此即文憑、職業刻板印象的濫觴。它深根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成為一種標籤情結。這個情結的出現是關鍵的,所有人都知道,15到18歲,是人格發展、社會建立、自我認同的重要時期

這種階級意識與考試分數的連結,此情結的後果,反映在所有高中生在考大學時都一股腦地、不分青紅皂白地擠去考工程師系、醫生系、法律系,即使不明白究竟自己是為了什麼而立定志向,而只是因為那個學校那個科系比較高分便奉送了可貴的青春。值得嗎?

這明顯的愚蠢,你只要去問這些選擇這麼做的誠實的高中生,就知道是這種扭曲的價值觀與標籤情結造成的。

不要說完全是家長造成的,學生自己也想要這樣。這情結像毒素一樣長在社會裡頭。這是我們這個世代和上個世代的病態,如今,也即將要透過這個體制交給下一代了。

看看這些國中生、高中生,為了根本不值得重視的事情,拚了老命,只為滿足病態的價值觀,為了人們完全不能擔保的所謂未來,不覺得噁心嗎?還有必要維持這一整個謊言結構和虛假的價值嗎?

甚至,當這些學生又考上了明星大學、明星科系,延伸的階級感與優越的評價只會不斷延續,荒謬的是,這只是因為考試成果,不是為了什麼更本源地值得去追求的東西,而是為了滿足社會的某個評價、某個被規定的不合理的價值、滿足一種虛(無的)榮(譽)而努力。如果台灣人對於這個語境的詮釋是陌生的,那我就以通俗的方式提醒,這構成的正是反啟蒙主義的精神

甚至,由於明星學校基本上已蒐集了最會念書的學生,它們便壟斷了考上明星大學的名額,使得階級成為了門檻,甚至成為了門閥。這種壟斷,造成了教育階級上的更低的、停滯的流動性。即使,社會由於人的才能差異,而會自然地產生階級,但是菁英教育體制所創造的,將是更根本和廣泛的價值扭曲;而更僵化的階級流動,也將造成更加嚴重的標籤情結

對於那些大考競爭不利的學生來說,這已經扎扎實實形成一種不需要存在的壓迫,造成一種根本毫無意義的自卑。

我從不認為問題在於菁英姿態,這是個人修養問題;問題根本就在於這個標籤情結和它的一切上述後果,這是社會整體的認同方式的問題、是民族的心理病因。從此隱含了一種扭曲的社會價值觀,一種以為一切成就都需要成績、文憑、地位加以證明的可悲人生觀。

2

很明顯地,菁英教育系統與明星高中概念,已經造成所有高中生的可延伸的階級化傾向了,而且這個階級不是自認的,而是被定義的

明星高中不是因為師資較好、設備較佳而被定義的,是透過學生本身的優異表現而被定義,然後賦予一個價值上、倫理上、人格上的各種優越的意識形態。而這是可延伸的,它造成的,就是我們當前社會的價值扭曲與無格調的亂像之一。真正本質性的價值,被一個根本無所謂、無價值意義的針對人的標準、判準或標誌所取代。

這種下定義的習慣,即使這些人長大了,長成了一個世代,都還是根深蒂固在他們的思維裡頭。

試問:為何要讓孩子(跟我們一樣)在高中時候就誤以為世界具有可以將人依照某種標準排列階級的具體方式?無意義的評量所造成的階級劃分,造成的自我認同、社會認同與道德規格的差異所導致的(跟我們一樣的)價值錯亂可悲的人生觀,有什麼理由容許它繼續下去?

十二年國教歸十二年國教,但明星高中與現行菁英教育體制,對於這個社會的影響,我認為他的優點被高估了。

即使我退一萬步,先同意所謂「學生能在相似、優異的學生群中得到他更好的發展」是成立的,或更有說服力的「因為當學生的程度相當時,教學更加容易」,但這和台灣高中生的優異競爭力和台灣成年人的虛弱與短視,根本不成比例。更何況,專就所謂智育教育來說,假如這個更好的發展是如他們所說的那麼好、教學又可以容易到讓學生比人家優秀,而台灣的教育方式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如此獨到,那為什麼我們一大批最優秀的大學生、研究員、學者和他們相比起來卻像是不值得一提?這種聚集菁英的方式、這種讓階級凸顯的方式、這種賦予榮譽的方式,難道沒有過於強調無意義的判準嗎?那些因為成績而被賦予的優越感,已經讓許多學生以為要得到成就,必須先有成績加以證明。甚至造成我們的大部分智育發達者、研究員、學者,都在這種社會認同與價值觀所導致的充滿問題的資源分配法則下,成了一群等著被評量的無法施展真正本領的人,如何成氣候?

也許有人說,那為什麼不是導正這個價值觀,而是要消滅這個體制?理由很簡單,一切必須回到現實問題來,這是一個教育階級:這個體制決定了經濟和資源分配的僵化富裕階級(即使這只是一種印象)的地位壟斷。由於明星高中的階級形成了門閥,也形成了社會上層--領導階級、高學歷--階級的壟斷,在這種資源分配與尊重模式的現實箝制下,我不認為有任何有說服力的說法能說服人們去採取別種的價值觀。

但為什麼消滅這個體制一定得透過消滅明星高中?難道不能透過考試制度的改變得更加多元來改變現狀嗎?我的回答是,這是價值問題,同時是社會認同和資源分配問題,更是觀念問題,而透過競爭體制的改變來存留明星高中的作法,實行多年,在價值觀的改變上看不出任何成效,那為什麼還要繼續迷信下去?再來,如我的論證指出的,造成這個價值觀的,不是考試制度、也不是單一化的升學管道,而是大考與明星高中的共生模式本身造成的。

因此,為了更加注重長期發展和民族整體健康的理由,我們不應該在乎、甚至應該捨棄現存的病態體制教育中積極培養的假競爭力(=贏得競賽的能力) 與假學力(=回答標準答案的能力)訓練,去思考如何將真正的智育標準--科學精神、批判思考、多元價值的溝通、辯論精神、研究精神、智識技藝(說服、報告、研究等)--找回來,將真正的生命的內在價值找回來。

我反對體制內的明星高中,不是因為齊頭式平等或社會最大利益的看法,而是更關鍵地從體制內去除這一整個「明星高中」之概念架構所帶來的價值觀整體,包括其中不必要的歧視與過度的尊榮、甚至自尊自滿與自卑自傷,與集體的生命浪費

不只像是去放下「異性戀」這個階級、放下「男人」這個階級,同時也是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要誤以為人活著一定要透過一個由社會客觀建立的量化標準、比較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成就,並將這種想法內化成為一種生物性的直覺,因而成為民族的擇偶條件。

我要強調的是,這不只是一個經濟、社會問題,體制與階級的形成過程本身,是一個最具體的教育過程

社會健康的考量下、在啟蒙主義精神的引導下,我認為我們應該具有更卓絕的精神,有點勇氣,排除毒素,首先就是要割除這一整個系統和它所帶來的影響,至於其他的因素,則有賴大家一同進行找尋和發現。應該從這裡出發,找尋一種可行的做法,包含一個確切的教育手段。

越快越好。請救救孩子,救救我們這個民族和它的生命力。

後記:回答立場問題

雖然我反對菁英教育,也反對以菁英教育來反對十二年國教的做法;但同樣地,或許會讓一些人意外地,我也反對以反菁英教育來支持十二年國教的做法。

本文的立意是為了說明為何現行的明星高中概念是行不通的,並不是因為菁英教育培養不出菁英,而是更核心的問題。

另外,我如今還是認為兩個應當是獨立的議題,卻被嚴重地混為一談,成為言不及義的論戰。有必要從中跳脫出來。

對於有些人的這種質疑我是同意的:即使明星高中,透過十二年國教,消失或是萎縮了,對於以成績、文憑來對人加以歧視的現象不一定會消失,在這裡其實有著社會價值觀的本質問題,有另外的教育工作要做。但仔細端看就知道,這並不妨礙我的論點。

同時,我不完全反對競爭,也不完全反對社會可能發生的階級化。

無論如何,我的立場是,我們應該以任何方式消滅會導致核心病態與扭曲的價值的階級化傾向,因此有必要消滅現行概念的明星高中與菁英教育。

也有人懷疑我這樣反對明星高中,是否也反對明星大學。這我不確定,因為大學生看似在人格和價值養成上已更為完整和堅固,加上大學已出現明顯的性向分化,我不知道我的人格與價值論是否能推廣到大學層面。

我同意這是一個較遠大的任務,需要共識與理解,不是單憑一個政策就能完成的。

12 responses to “為什麼應該消滅明星高中?

  1. 其實我同意您大部分的觀點

    我只是很單純的覺得
    明星學校的存在其實是提供那些家庭環境不好但卻願意認真念書的小孩一個更好的讀書環境
    以這樣的前提出發的時候
    考試是最公平的方式

    現行國中雖已廢除考試入學但仍存在著許多所謂的明星國中
    反而變成擁有比較多家庭資源的小孩父母能花錢換取進入那些明星國中的機會
    我認為這樣反而更強化了階級制度
    而且是對於願意認真念書小孩反而是相當不公平的

    我認為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是考試的制度和方式以及其他專長學校的發展
    大家在這上面的討論反而不多
    就算廢除明星學校
    只要大學聯召還是有鑑別的方式入學明星高中就不會消失
    只會讓公立變私立更加強化階級關係

    在美國
    是雙軌並行的
    他們擁有一般依地緣方式入學的高中也有需要考試才能進入的高中
    但他們的評鑑方式相當多元讓更多學生有機會適得其所
    讓貧窮的家庭的小孩也有機會獲得好的學習環境

    我覺得現在的台灣
    大家為了表達自己的訴求
    常常忽略了所有的決定背後都是雙面刃
    總有好的部分和壞的部分
    太去強調好的部分或是有問題的部分都不能解決問題
    只是製造了更多的爭端
    因為大部分的人只是接受到了有限的資訊就隨之起舞

    就像今天這件事的重點或許根本就不在明星高中的存廢
    而是我們的考試方試分發方式或是技職教育體院其他種類學校的發展問題
    希望大家能對這些方面有更多的關注

    • 我完全同意您說在這裡有其他重要的問題。也同意應該重視技職教育。
      我的出發點是在,對於當前這種病態的價值觀,明星學校的影響是本質性的。
      因此,只要您的做法能夠破壞我所說的明星學校和整體架構與主流價值,我都會對其表達支持。
      對於您說的,我認為,應該是無論如何要令想唸書人有書好唸,想畫畫、勞動人有東西可學,而不是去將錯誤的作法引入主流體制,當作這個目的的手段。

  2. 可否詢問此篇文章知作者是誰?

  3. 您好 我是雄女高二的同學
    目前為雄女十二年國教研討總召
    我們正在籌畫一個活動
    約在年底前會舉行
    請問您是高雄人嘛
    如何稱呼 有fb嘛

  4. 我現在發表可能有點晚了

    不過我認為要消滅明星高中不是難事

    把明星高中的資源移轉到社區高中就可以了

    只要社區高中有比明星高中好的硬體、金費,優良師資

    明星高中遲早有一天會不攻自破

  5. 雖然您的觀點是如此 但是就另一方面來看 當初廢除明星國中的做法造成了私校的崛起,更多的低收入戶無法讓孩子進到有競爭力的學校就讀而無法考進好的高中
    或許您會想 為什麼那些孩子不努力 不再有克制力一點
    但是不瞞您說 讀書風氣與教育資源在不同環境下的確有差
    當一位有前途有實力卻稍稍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進入了一間排名較為後面的學校時,周遭的同學下課、放學後活動或許不是補習、趕作業或複習考試,而是去逛街、玩耍。
    甚至到了月考前,考試當天,你進到教室所見到的景象會是大家在談天說笑而完完全全沒有考試的氣氛
    而月考出來的結果顯示你是全班或者全校的前三名,這會使人產生一種安逸感;或許你的成績在名校中是位於中後段的,但是囿於身處素質相對低下的環境中,你誤以為自己的實力可以與頂尖的學生並匹
    在這樣的環境下待上三年,恐怕只有自律能力超凡或者補習補到天荒地老的人才不會使成績一落千丈
    而至於您贊成廢除明星高中但不廢除明星大學
    這帶給我的一種矛盾感是:這樣的話,就鏡會不會使明星大學的素質向下墜?
    若如您所說高中的學生們不像大學擁有已經成熟的價值觀,那麼我想在這請問您:這些名校的大學生不也是從這些高中生發展而來的嗎?
    廢除明星高中給弱者平衡的機會,但是也不能否認國家需要菁英
    當大家的條件都平等了 公平了 這與社會主義有何不同?
    但是就歷史觀點來看,當一個國家走向社會主義共產制度時,沒有一個國家的人民是富庶、幸福的
    看看北韓便能得知:共產主義造成的全民平等最後試產生的人人均貧而非均富的景象
    身為一位高中生,我認為我們已經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想法
    當人在追逐理想甚至高遠的夢想時便會懂得用功、努力才是實踐遠大抱負的途徑。
    我承認,很多學生在進入明星學校後會持著一種狗眼看人低的態度去看待穿著一般後段學校制服的學生
    在這些人的背後,其實更多明星高中的學生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考進這間學校,而非單單被階級觀念洗腦。
    再者,名高中的學生並非人人都會考上好大學,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至於階級制度的翻身 我推薦下面網址連結文章;排除激烈字句,我贊同他的整體觀點
    http://gn00116743.pixnet.net/blog/post/50267410-%E9%86%92%E9%86%92%E5%90%A7!-%E9%9A%8E%E7%B4%9A%E8%83%BD%E5%90%A6%E7%BF%BB%E8%BA%AB%3F-%E5%BB%A2%E9%99%A4%E6%98%8E%E6%98%9F%E9%AB%98%E4%B8%AD%E5%BE%8C%E7%BA%8C%E5%B9%AB

  6. 繼續補充
    其實在 容易被社會原諒 這點我持反對意見
    以新竹女中為例
    教官常常在朝會時詢問是否有人在哪家餐廳或哪輛公車上做出了不符合社會道德的行為或失言
    因為縱使是公共場所喧嘩 也常常會被在場的人寫信告發
    社會是以放大鏡在看著這些學生的

發表留言